技術支援
2025.01.06
硬碟怎麼選擇?HDD和SSD購買指南
▼目錄
傳統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有什麼差異?使用者該如何選擇呢?電腦希望擁有快速的讀寫速度,但也需要充足的空間儲存資料,睿卡科技說明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原理,並提供兩者的優缺點與故障徵兆,往後購買硬碟及DIY組裝電腦時,就可以自行挑選適合的硬碟。
(SSD和HDD的優缺點和差異)
傳統硬碟是早期電腦和筆電會使用的儲存裝置,目前傳統硬碟在市面上常用於外接硬碟、NAS專用硬碟、伺服器硬碟,因為擁有大容量和價格實惠的優勢,但傳統硬碟的機械構造原因,很容易怕碰撞摔到及運轉噪音等劣勢,以下說明傳統硬碟的原理和優缺點。
▼傳統硬碟的重要機件
因為傳統硬碟的技術已數十年,傳統硬碟的生產技術成熟且製造成本低,容量從早期的MB到現在的數TB ,入手價格相較便宜,所以傳統硬碟當作資料備份裝置是較佳選擇,如果想了解資料備份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資料備份全攻略:認識5個備份方法與觀念》。
(傳統硬碟拆解的構造解析)
傳統硬碟建議用來儲存重要的資料,實務上傳統硬碟也是大多數使用者的資料備份裝置,因為具備大容量和價格實惠,甚至不幸硬碟壞掉時,救回硬碟資料的機會較大,以下說明傳統硬碟的優點。
(傳統硬碟的容量較大,目前達到20TB)
(傳統硬碟的價格越來越便宜,取自Backblaze)
因為傳統硬碟時常用於儲存資料的裝置,雖然攜帶和使用便利,但傳統硬碟容易怕碰撞、摔到等外力影響,所以使用傳統硬碟時,需要特別注意使用上的習慣,以下說明傳統硬碟的常見缺點。
(傳統硬碟是透過讀寫頭執行讀寫)
現在主流電腦和筆電的標配都是固態硬碟(SSD),這是什麼原因?因為SSD的原理與傳統硬碟相比,SS的讀寫速度快、體積輕小等優勢,但不建議用於儲存重要的資料,因為是晶片顆粒儲存和Trim命令、垃圾資料回收機制等原因,若資料不慎遺失,救回資料的機會非常小,以下說明固態硬碟的原理和優缺點。
▼固態硬碟的構造
SSD晶片的傳輸和讀寫速度和傳統硬碟相比快上數倍,但容量和入手價格,SSD與傳統硬碟相比,容量較少價格較高,以下說明SSD的主要構造,如果想了解SSD資料救援的可能性?請參考這篇《SSD資料救援指南:SSD修復專家說明如何救援》。
(SSD的拆開構造,主要是透過兩個重要元件組成)
現今的桌電和筆電標配都是SSD,因為SSD的讀寫速度快、體積輕小,很適合安裝在電腦當作開機磁碟,以下說明固態硬碟的常見優點。
(SSD的讀寫速度比傳統硬碟快上數倍)
(SSD的體積很輕小)
網路上常看到:「SSD壞掉無法救資料」,這是正確的說法嗎?實務上在SSD刪除檔案或格式化,想要救回資料的機會較小,主要是「垃圾資料回收機制」和「Trim命令」導致,以下提供SSD的常見缺點。
了解到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基本原理與優缺點,可以透過兩者差異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硬碟,主要是評估硬碟的需求再來選擇,以下說明常見的選擇原因。
傳統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有什麼差異?使用者該如何選擇呢?電腦希望擁有快速的讀寫速度,但也需要充足的空間儲存資料,睿卡科技說明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原理,並提供兩者的優缺點與故障徵兆,往後購買硬碟及DIY組裝電腦時,就可以自行挑選適合的硬碟。
(SSD和HDD的優缺點和差異)
傳統硬碟(HDD)是什麼?
傳統硬碟是早期電腦和筆電會使用的儲存裝置,目前傳統硬碟在市面上常用於外接硬碟、NAS專用硬碟、伺服器硬碟,因為擁有大容量和價格實惠的優勢,但傳統硬碟的機械構造原因,很容易怕碰撞摔到及運轉噪音等劣勢,以下說明傳統硬碟的原理和優缺點。
▼傳統硬碟的重要機件
因為傳統硬碟的技術已數十年,傳統硬碟的生產技術成熟且製造成本低,容量從早期的MB到現在的數TB ,入手價格相較便宜,所以傳統硬碟當作資料備份裝置是較佳選擇,如果想了解資料備份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資料備份全攻略:認識5個備份方法與觀念》。
- 機件1:磁片(Disk)
磁片是傳統硬碟儲存資料的媒介,在磁片上會佈滿磁性的磁粉,透過軸承馬達運轉和磁頭改變磁性來讀寫資料。
- 機件2:軸承馬達(Spindle Motor)
軸承馬達可以驅動磁片高速旋轉,硬碟的轉速至少5400rpm會產生高速氣流,可以讓磁頭懸浮在磁片上並進行讀寫。
- 機件3:磁頭(R/W Heads)
磁頭是硬碟讀寫資料的重要機件,因為磁頭是懸浮在磁片上讀寫,兩者的間距只有頭髮髮徑的1/500,利用改變磁性的方式進行讀寫,所以不會觸碰到磁片。
- 機件4:電路板(PCBA)
硬碟提供電源的機件,需要透過電路板驅動各項機件,硬碟才能正常運轉和讀取。
(傳統硬碟拆解的構造解析)
①傳統硬碟的優點
傳統硬碟建議用來儲存重要的資料,實務上傳統硬碟也是大多數使用者的資料備份裝置,因為具備大容量和價格實惠,甚至不幸硬碟壞掉時,救回硬碟資料的機會較大,以下說明傳統硬碟的優點。
- 優點1:儲存空間大
傳統硬碟的容量遠高於其他儲存裝置,現在甚至達到22TB的容量(2023年),與SSD的容量差距大,適合用於當大數據中心和雲端中心伺服器的儲存裝置。
(傳統硬碟的容量較大,目前達到20TB)
- 優點2:購買費用較便宜
因為傳統硬碟的發展已數十年,所以硬碟的製造成本越來越低,現在1TB硬碟的價格約2000TWD左右,與SSD的價格相比較低,尤其價格是容量越大差距越大。
(傳統硬碟的價格越來越便宜,取自Backblaze)
- 優點3:傳統硬碟的救援機會較大
傳統硬碟故障會出現明顯的徵兆,像是開機緩慢、檔案無法開啟、電腦跳出需硬碟修復...等,這些問題透過資料救援軟體通常效果有限,甚至會導致受損更嚴重,建議委託專業的資料救援公司幫忙,只要硬碟的磁片沒有磨損嚴重,救回資料的機會都很大,如果想了解硬碟故障的情況,請參考這篇《硬碟故障大揭密:12種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法》。
②傳統硬碟的缺點
因為傳統硬碟時常用於儲存資料的裝置,雖然攜帶和使用便利,但傳統硬碟容易怕碰撞、摔到等外力影響,所以使用傳統硬碟時,需要特別注意使用上的習慣,以下說明傳統硬碟的常見缺點。
- 缺點1:讀取速度較慢
因為傳統硬碟的內部是機械式構造,透過磁頭讀寫磁片上的資料,相較SSD的晶片儲存和運算方式,傳統硬碟的讀寫速度較緩慢,所以早期的電腦開機碟都是傳統硬碟,會發現現在SSD當作開機碟的速度,兩者當作開機碟的速度差異非常大,如果想了電腦速度緩慢的原因,請參考這篇《電腦速度變慢?7個實用方法提升速度》。
(傳統硬碟是透過讀寫頭執行讀寫)
- 缺點2:怕碰撞摔到和震動等外部影響
傳統硬碟的轉速至少5400rpm,當硬碟高速運轉的情況下,如果硬碟摔到或碰撞,很容易導致硬碟的內部機件受損,很常見筆電或外接硬碟不慎發生摔到,但使用者通常不知道原理,不斷的讀取測試,最後導致儲存資料的磁片刮傷無法挽回資料,如果想了解硬碟摔到的即時處置,請參考這篇《硬碟摔到?3個拯救資料的關鍵機會》。
- 缺點3:運轉噪音較大
傳統硬碟除電路板以外,其餘機件都是機械式的構造,所以硬碟過電讀取時,軸承馬達開始驅動磁片高速運轉,馬達高速運轉的聲音與SSD靜音相比非常大聲。
- 缺點4:體積較大
因為傳統硬碟需裝磁片、磁頭等機件,目前2.5吋的硬碟最大容量約5TB,受制磁片數量和空間限制,3.5吋的硬碟目前可達22TB,但與SSD相比,傳統硬碟的體積大和重量重,所以現在桌機、筆電、平板電腦都是配置SSD,因為SSD的輕薄短小符合目前的趨勢。
固態硬碟(SSD)是什麼?
現在主流電腦和筆電的標配都是固態硬碟(SSD),這是什麼原因?因為SSD的原理與傳統硬碟相比,SS的讀寫速度快、體積輕小等優勢,但不建議用於儲存重要的資料,因為是晶片顆粒儲存和Trim命令、垃圾資料回收機制等原因,若資料不慎遺失,救回資料的機會非常小,以下說明固態硬碟的原理和優缺點。
▼固態硬碟的構造
SSD晶片的傳輸和讀寫速度和傳統硬碟相比快上數倍,但容量和入手價格,SSD與傳統硬碟相比,容量較少價格較高,以下說明SSD的主要構造,如果想了解SSD資料救援的可能性?請參考這篇《SSD資料救援指南:SSD修復專家說明如何救援》。
- 構造1:控制晶片(Controller)
控制晶片是SSD用於運算、傳輸等功能,如果SSD的控制晶片或主控韌體(Firmware)發生異常,就會導致SSD無法讀取,這也是SSD最常出現的問題。
- 構造2:儲存晶片(Flash Memory)
儲存晶片是用於儲存資料的重要元件,SSD讀寫速度較快的原因,主要是每份資料分散儲存在每個晶片上,但只要其中一個儲存晶片受損,就會導致SSD無法讀取。
(SSD的拆開構造,主要是透過兩個重要元件組成)
①固態硬碟的優點
現今的桌電和筆電標配都是SSD,因為SSD的讀寫速度快、體積輕小,很適合安裝在電腦當作開機磁碟,以下說明固態硬碟的常見優點。
- 優點1:讀寫速度快
SSD是透過晶片運算和讀寫,讀寫速度會比傳統硬碟來得快速,所以通常會將SSD當作開機的磁碟區,開機速度明顯快於早期使用傳統硬碟的電腦。
(SSD的讀寫速度比傳統硬碟快上數倍)
- 優點2:較不易怕碰撞摔到
SSD的構造與傳統硬碟不同,因為內部沒有機械式零件,所以SSD不慎碰撞或摔到,較不容易導致壞掉和無法讀取的情況,但如果重物碾壓或重摔,還是有可能發生電路板受損和晶片虛焊,這會導致SSD無法讀取。
- 優點3:沒有運轉噪音
因為SSD不是機械零件組成,都是電路和晶片的構造,所以SSD讀取時不會發出運轉的聲音,並且在耗電率與傳統硬碟相比較省電。
- 優點4:體積輕薄短小
因為現在的桌電和筆電標配都是使用SSD,因為SSD的體積小、重量輕、讀寫快,並擁有各種傳輸介面,可以支援在不同的裝置上,介面包含SATA、MSATA、M.2...等。
(SSD的體積很輕小)
②固態硬碟的缺點
網路上常看到:「SSD壞掉無法救資料」,這是正確的說法嗎?實務上在SSD刪除檔案或格式化,想要救回資料的機會較小,主要是「垃圾資料回收機制」和「Trim命令」導致,以下提供SSD的常見缺點。
- 缺點1:容量較小
現在固態硬碟的最高容量為4TB(2023年),仍無法達到傳統硬碟20TB以上的容量,所以通常會把SSD當作開機的磁碟區,資料可以放在傳統硬碟做好異地備援,因為兩者相比,固態硬碟故障較無徵兆,甚至在資料救援的困難度較高。
- 缺點2:購入費用較高
現在固態硬碟的製造成本較高,尤其是高容量的固態硬碟需耗費更多製造成本,所以購入價格昂貴,目前4TB固態硬碟的價格約NTD10,000左右。
- 缺點3:資料救援較困難
固態硬碟無法讀取通常是晶片異常的問題,但每個品牌的主控不斷更新,這會提高資料救援的困難度,如果儲存晶片的顆粒短路燒壞就無法恢復資料,這是網路上看到無法救資料的可能原因,但如果是固態硬碟的區塊(Block)損壞,就與硬碟壞軌相同,受損區塊的資料無法救回。
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要如何選擇?
了解到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基本原理與優缺點,可以透過兩者差異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硬碟,主要是評估硬碟的需求再來選擇,以下說明常見的選擇原因。
- 原因1:開機快速與執行高效能的程式
電腦沒有重要的資料,僅執行高效能的程式和遊戲,因為需要讀寫快速,建議選擇「固態硬碟」,曾使用過傳統硬碟當作開機碟,就會發現固態硬碟在開機和執行程式的速度非常快速,但固態硬碟有重要的資料時,需有異地備援的良好習慣,以免固態硬碟無法讀取,發生資料無法挽回的遺憾。
- 原因2:資料備份的用途
如果需當作資料備份的用途,建議選擇「傳統硬碟」,因為傳統硬碟擁有較大容量與費用便宜,可以將同筆資料建立鏡像(RAID1)作為備份,如果硬碟讀不到時,另外個硬碟有相同的資料,就算需要資料救援的服務時,傳統硬碟救資料的機會較大,如果想了解硬碟讀不到的原因,請參考這篇《外接硬碟讀不到?10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其他相關訊息About Article
-
2025.01.14
資料庫修復怎麼做?專家說明常見的資料庫故障
-
2025.01.08
硬碟修復專家:學習硬碟救援的方法(2025年)
-
2025.01.03
電腦刪除檔案的救援秘訣:4個注意事項
-
2025.01.02
硬碟故障大揭密:12種常見原因與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