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列技術
2025.04.28
RAID是什麼?新手必看RAID磁碟陣列全攻略
▼目錄
許多企業在意資料安全與資料儲存的效能,磁碟陣列(RAID)是現今保護資料與提升效能的儲存技術,主要 RAID 應用於企業級伺服器、網路儲存裝置(NAS),甚至桌上型電腦也能建立 RAID 來提升效能與容錯,睿卡科技說明 RAID 原理與遇到異常的解決方法,交由專家幫忙選擇適合自己的 RAID 等級。
磁碟陣列是一種透過「多顆硬碟組成儲存區」的技術,主要特點是容錯性、高效能、大儲存容量空間,RAID 的硬碟整合方式可提升讀寫速度,如果不幸發生硬碟故障時,因為硬碟容錯仍然可讀取資料,以下整理出 RAID 的運作原理與特色。
電腦隨著長時間的使用,會不斷增加資料儲存的需求,傳統的解決方式就是購買硬碟分散存放,但這樣不僅會分散資料,還會增加資料管理與尋找的不便性,RAID 技術的誕生就解決這問題,因為透過整合多顆硬碟,可以提升儲存效能與擁有容錯性,RAID 將兩顆(含以上)的硬碟透過特殊計算方式組成一個儲存空間,不僅擁有更大的容量,還能「提高讀寫效能並具備容錯性」,所以即使有些硬碟發生異常,RAID 仍可讀取並使用資料。

(RAID擁有硬碟的容錯性與建立大容量的儲存空間,受到許多企業的親睞)
▼磁碟陣列的三大功能
磁碟陣列透過特殊的計算方式將「資料分散儲存於多顆硬碟」上,這能提升讀寫效能還具備硬碟容錯,所以即使某顆硬碟故障,RAID 可保持正常運作,除了企業級的伺服器,常見的 NAS 也能建立 RAID 來管理大量資料,一般使用者就能使用大容量與擁有容錯的儲存裝置,以下整理 RAID 的三大功能。
RAID 可以將多顆硬碟「整合為一個更大容量的儲存空間」,並依照 RAID 等級的不同來提升效能與容錯性,因為 RAID 的容錯機制會利用硬碟空間進行資料冗餘儲存,保護硬碟在故障時仍能正常讀取資料,例如:RAID0 是提高容量與效能的等級 ,整合一個磁區並分散寫入資料,如果使用兩顆 4TB 硬碟來建立 RAID0 ,就會形成總容量 8TB 的儲存空間,但 RAID0 毫無容錯性,只要其中一顆硬碟故障,所有資料都會遺失,請參考我們撰寫的這篇《RAID0是什麼?》來了解更多。
▼RAID容量的計算方式

(磁碟陣列的儲存空間會依等級差異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儲存空間都會比單顆硬碟來得大)
RAID 最大特點是擁有硬碟的容錯性,如果有些硬碟異常離線(Offline),這組 RAID 仍能正常讀取,保護儲存空間的資料,減少因為硬碟壞掉導致資料損失的風險,但硬碟的容錯能力取決 RAID 等級,等級不同的 RAID 對於硬碟容錯也有不同,例如:RAID1 是資料鏡像(Mirror)確保完整同步,每一筆資料都會完整複製到另一顆硬碟,因此其中一顆硬碟故障,仍然可以讀取到資料,可以參考我們這篇來了解《RAID1是什麼?》。
▼RAID容錯的硬碟數量
磁碟陣列的容錯取決於 RAID 等級,因為等級不同會影響硬碟的容錯數量,建議 RAID 的硬碟發生異常時,需立即備份資料並執行重建(Rebuild),可以保護資料完整並縮短 RAID 處於脆弱狀態的時間,以下整理 RAID 等級的硬碟容錯數量。

(RAID5擁有硬碟的容錯性,這可以保護資料的完整性,但仍然需做好備份)
有些公司會用電腦架設簡易的伺服器,再透過一顆硬碟建立「共用資料區(File Server)」提供給所有員工存取資料,但這方式的資料讀寫速度緩慢,因為一顆硬碟無法同時處理大量的資料存取,如果這顆唯一的硬碟故障,就會導致整個共用資料區無法使用,影響公司的運作。
▼RAID如何提升讀寫速度?
因為 RAID 是多顆硬碟同時讀寫,這可以提升資料的讀寫速度與擁有硬碟容錯性,硬碟組成 RAID 會分散儲存資料在這組 RAID 的硬碟上,資料讀寫是同時進行,除了會提升速度與效能,即使其中一顆硬碟發生異常,資料仍然可讀取使用,在磁碟陣列所有等級中,RAID0 雖然適合要求讀寫速度快的使用者,但 RAID0 並不提供硬碟的容錯性,只要其中一顆硬碟無法讀取時,所有的資料都無法使用,再來是 RAID0 會整合所有硬碟的容量,可以最大化儲存的空間。

(RAID具備較快的讀寫速度,上圖為讀寫快速的示意圖)
RAID 的組成主要分為「硬體控制」與「軟體控制」 兩類,從組建方式、管理方式、效能都有差異,所以在思考 RAID 配置如何選擇時,可以先了解硬體與軟體的區別,以下說明 RAID 組成的類型。
Hardware Controller 是透過 RAID Card 來管理與控制硬碟並建立 RAID,因為與 Software Controller 的運算相比,RAID Card 內建專屬晶片與記憶體,更能獨立處理 RAID 資料運算,大幅減少 CPU 的負擔,帶來更穩定與更高效能的資料讀取,因為「硬體控制」是獨立的韌體(Firmware)與 RAM,如果不幸發生 RAID 的系統崩潰,擁有較高的 RAID 保護性,所以 Hardware Controller 廣泛應用於企業級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等環境。

(硬體 RAID Card,通常應用企業級伺服器或機架式 NAS,因為需要較強的效能)
Software Controller 透過作業系統的內建功能來建立 RAID,而非使用專屬的 RAID Card,常見的作業系統:Windows、Linux、macOS,皆能支援 RAID,因為 Linux 被應用於 NAS(網路儲存裝置)來建立 RAID,與 Hardware Controller 相比,Software Controller 主要利用 CPU 進行 RAID 運算,雖然成本低也適合一般使用者,但在效能與穩定性上與 Hardware Controller 有一段差距,在進行大量讀寫運算時,影響效能並容易造成系統崩潰,可能會導致 RAID 發生資料遺失的風險。

(NAS 可以透過 Linux 軟體建立 RAID,現在是普遍受許多使用者喜愛的儲存裝置)
RAID 有許多不同的等級,每一種 RAID 的效能、容錯性、儲存空間利用率皆不同,常見的等級:RAID0、RAID1、RAID5、RAID6,還有進階的 RAID10(RAID1+0)、RAID5E 等,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與效能,以下整理常見 RAID 等級的優缺點、應用環境,能更好選擇適合的 RAID。
RAID 雖然擁有硬碟的容錯性,但「硬碟故障的數量超出容錯」時,RAID 資料就會無法讀取,因為許多使用者誤以為建立 RAID 就能忽略硬碟異常的問題,所以當 RAID 發出警告都不在意,讓硬碟的問題逐漸惡化,如果 RAID 當下還可以讀取到資料,第一時間建議備份重要的資料,其次是確認硬碟異常的數量,不建議貿然執行重建(Rebuild),因為擔心在重建過程中,其他正常的硬碟承受著更大負擔,如果 RAID 進入降級(Degraded)模式,表示磁碟陣列正處於最脆弱的狀態,需儘快備份與處理,可以參考這篇了解《硬碟故障的原因》。
RAID 磁碟陣列擁有硬碟的容錯性,如果硬碟故障的數量超出容錯範圍,就會導致這組 RAID 的資料無法讀取,很多使用者以為 RAID 能自動修復硬碟故障的全部問題,平時就忽略硬碟異常的警告通知,所以 RAID 的硬碟故障時,錯誤的操作方法可能導致損壞更嚴重,以下說明 RAID 發生異常的建議。

(RAID 的硬碟故障時,需謹慎處理,不建議自行嘗試修復)
伺服器(Server)的作業系統通常與儲存資料(Data)的磁區分開,因為可以加快讀寫速度與增加系統穩定性,常見作法是安裝兩個硬碟建立 RAID1,但如果主機的作業系統出現異常時,就會導致這組 RAID 無法讀取,在進行硬碟更換或安裝作業系統時,需要謹慎操作,避免「造成 RAID Config 受損」,以下提供作業系統出現異常的專業建議。

(RAID的作業系統可以重建、控制、管理這組 RAID 的軟硬體)
因為 RAID 主機是由各種硬體組成,例如:磁碟陣列卡(RAID Card)、電源供應器(Power)、記憶體(RAM)等,如果主機的硬體出現異常,就會導致 RAID 無法讀取資料與正常運作,所以不建議「自行更換硬體」,以免導致 RAID 資料損失,建議委託主機原廠或專業人員協助,以下提供 RAID 主機出現異常的建議。

(RAID 主機或其他硬體發生異常,建議第一時間委託主機原廠協助)
RAID 通常存放大量的重要資料,但需要有個正確觀念:「RAID 並不是資料備份」,雖然 RAID 擁有硬碟的容錯性,但硬碟故障超過性錯範圍時,RAID 仍然會無法讀取資料,因此 RAID 不能取代備份資料,建議建立異地備援的良好習慣,這樣即使 RAID 的重要資料出現異常,仍有備份可以快速恢復重要的資料,以下提供 RAID 使用正確的觀念,可以看我們撰寫這篇了解更多《資料備份的方法》。

(RAID 不是資料備份的方式,需建立異地備援的習慣)
▼RAID資料救援的服務流程
RAID 磁碟陣列無法開機嗎?RAID 資料突然讀不到嗎?有重要的資料無法讀取但從未備份,睿卡科技具備專業設備與工程師團隊,擁有 RAID 資料救援的豐富經驗,我們提供詳細的《RAID資料救援流程》和《資料救援費用》,專業人員能協助並迅速讓 RAID 資料恢復,並提供專業的支援諮詢。
⒈送件與檢測RAID硬碟
睿卡科技提供現場送件與《免運費快遞到府取件》的服務,專業的工程師團隊收到 RAID 主機與硬碟後,預計檢測時間約 1-2 天,後續由專業工程師親自說明 RAID 硬碟受損情況與 RAID 資料救援費用。
⒉RAID資料救援報價與救援機會
專業的工程師檢測 RAID 硬碟完成時,說明 RAID 受損狀況和救援機會:
⒊RAID資料救援作業
專業工程師團隊定期回報 RAID 資料救援的進度,並於硬碟救援完成後立即通知效果與資料量,如果我們沒有救出指定資料則不會收取救援費,給予客戶最大的保障,不會讓客戶有白花錢的風險。
⒋驗收RAID救出的資料
專業工程師救援完成後,客服人員與客戶約定時間驗收檔案,交由客戶親自確認檔案是否正常與救出重要的資料,最後確認無問題才會收取救援費並交付資料。
- RAID磁碟陣列是什麼?
- ①RAID的運作原理
- ②RAID擁有大容量空間
- ③RAID具備硬碟的容錯性
- ④RAID的讀寫快速
- RAID磁碟陣列的形式
- ①硬體控制(Hardware Controller)
- ②軟體控制(Software Controller)
- RAID磁碟陣列的等級
- RAID磁碟陣列的資料讀不到?
- ①RAID的硬碟故障
- ②RAID的作業系統異常
- ③RAID的主機異常
- RAID磁碟陣列是資料備份嗎?
許多企業在意資料安全與資料儲存的效能,磁碟陣列(RAID)是現今保護資料與提升效能的儲存技術,主要 RAID 應用於企業級伺服器、網路儲存裝置(NAS),甚至桌上型電腦也能建立 RAID 來提升效能與容錯,睿卡科技說明 RAID 原理與遇到異常的解決方法,交由專家幫忙選擇適合自己的 RAID 等級。
RAID磁碟陣列是什麼?
磁碟陣列是一種透過「多顆硬碟組成儲存區」的技術,主要特點是容錯性、高效能、大儲存容量空間,RAID 的硬碟整合方式可提升讀寫速度,如果不幸發生硬碟故障時,因為硬碟容錯仍然可讀取資料,以下整理出 RAID 的運作原理與特色。
①RAID的運作原理
電腦隨著長時間的使用,會不斷增加資料儲存的需求,傳統的解決方式就是購買硬碟分散存放,但這樣不僅會分散資料,還會增加資料管理與尋找的不便性,RAID 技術的誕生就解決這問題,因為透過整合多顆硬碟,可以提升儲存效能與擁有容錯性,RAID 將兩顆(含以上)的硬碟透過特殊計算方式組成一個儲存空間,不僅擁有更大的容量,還能「提高讀寫效能並具備容錯性」,所以即使有些硬碟發生異常,RAID 仍可讀取並使用資料。

(RAID擁有硬碟的容錯性與建立大容量的儲存空間,受到許多企業的親睞)
▼磁碟陣列的三大功能
磁碟陣列透過特殊的計算方式將「資料分散儲存於多顆硬碟」上,這能提升讀寫效能還具備硬碟容錯,所以即使某顆硬碟故障,RAID 可保持正常運作,除了企業級的伺服器,常見的 NAS 也能建立 RAID 來管理大量資料,一般使用者就能使用大容量與擁有容錯的儲存裝置,以下整理 RAID 的三大功能。
②RAID擁有大容量空間
RAID 可以將多顆硬碟「整合為一個更大容量的儲存空間」,並依照 RAID 等級的不同來提升效能與容錯性,因為 RAID 的容錯機制會利用硬碟空間進行資料冗餘儲存,保護硬碟在故障時仍能正常讀取資料,例如:RAID0 是提高容量與效能的等級 ,整合一個磁區並分散寫入資料,如果使用兩顆 4TB 硬碟來建立 RAID0 ,就會形成總容量 8TB 的儲存空間,但 RAID0 毫無容錯性,只要其中一顆硬碟故障,所有資料都會遺失,請參考我們撰寫的這篇《RAID0是什麼?》來了解更多。
▼RAID容量的計算方式
- RAID0:「1TB」+「1TB」=「2TB」
- RAID1(鏡像):「1TB」+「1TB」=「1TB」(因資料複製,容量不增加)
- RAID5:「1TB」+「1TB」+「1TB」=「2TB」(N-1,其中 N 為硬碟數量)
- RAID6:「1TB」+「1TB」+「1TB」+「1TB」=「2TB」(N-2)

(磁碟陣列的儲存空間會依等級差異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儲存空間都會比單顆硬碟來得大)
③RAID具備硬碟的容錯性
RAID 最大特點是擁有硬碟的容錯性,如果有些硬碟異常離線(Offline),這組 RAID 仍能正常讀取,保護儲存空間的資料,減少因為硬碟壞掉導致資料損失的風險,但硬碟的容錯能力取決 RAID 等級,等級不同的 RAID 對於硬碟容錯也有不同,例如:RAID1 是資料鏡像(Mirror)確保完整同步,每一筆資料都會完整複製到另一顆硬碟,因此其中一顆硬碟故障,仍然可以讀取到資料,可以參考我們這篇來了解《RAID1是什麼?》。
▼RAID容錯的硬碟數量
磁碟陣列的容錯取決於 RAID 等級,因為等級不同會影響硬碟的容錯數量,建議 RAID 的硬碟發生異常時,需立即備份資料並執行重建(Rebuild),可以保護資料完整並縮短 RAID 處於脆弱狀態的時間,以下整理 RAID 等級的硬碟容錯數量。
- RAID0:「不」容許故障
- RAID1:容許「一顆」硬碟故障
- RAID5:容許「一顆」硬碟故障
- RAID6:容許「兩顆」硬碟故障

(RAID5擁有硬碟的容錯性,這可以保護資料的完整性,但仍然需做好備份)
④RAID的讀寫快速
有些公司會用電腦架設簡易的伺服器,再透過一顆硬碟建立「共用資料區(File Server)」提供給所有員工存取資料,但這方式的資料讀寫速度緩慢,因為一顆硬碟無法同時處理大量的資料存取,如果這顆唯一的硬碟故障,就會導致整個共用資料區無法使用,影響公司的運作。
▼RAID如何提升讀寫速度?
因為 RAID 是多顆硬碟同時讀寫,這可以提升資料的讀寫速度與擁有硬碟容錯性,硬碟組成 RAID 會分散儲存資料在這組 RAID 的硬碟上,資料讀寫是同時進行,除了會提升速度與效能,即使其中一顆硬碟發生異常,資料仍然可讀取使用,在磁碟陣列所有等級中,RAID0 雖然適合要求讀寫速度快的使用者,但 RAID0 並不提供硬碟的容錯性,只要其中一顆硬碟無法讀取時,所有的資料都無法使用,再來是 RAID0 會整合所有硬碟的容量,可以最大化儲存的空間。

(RAID具備較快的讀寫速度,上圖為讀寫快速的示意圖)
RAID磁碟陣列的形式
RAID 的組成主要分為「硬體控制」與「軟體控制」 兩類,從組建方式、管理方式、效能都有差異,所以在思考 RAID 配置如何選擇時,可以先了解硬體與軟體的區別,以下說明 RAID 組成的類型。
①硬體控制(Hardware Controller)
Hardware Controller 是透過 RAID Card 來管理與控制硬碟並建立 RAID,因為與 Software Controller 的運算相比,RAID Card 內建專屬晶片與記憶體,更能獨立處理 RAID 資料運算,大幅減少 CPU 的負擔,帶來更穩定與更高效能的資料讀取,因為「硬體控制」是獨立的韌體(Firmware)與 RAM,如果不幸發生 RAID 的系統崩潰,擁有較高的 RAID 保護性,所以 Hardware Controller 廣泛應用於企業級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等環境。
- 特點1:高效能與穩定性
RAID Card 有專屬硬體能夠獨立處理,不會影響到電腦的效能亦可提升讀寫速度,因為具備獨立的晶片與快取記憶體,能降低資料不明遺失的風險,適用企業級伺服器與大量資料存取的工作環境。
- 特點2:建置成本高與相容性問題
RAID Card 的建置費用較高,並需專業人員設定與維護,可能某些品牌或型號的 RAID 卡,與現有使用的主機板不相容,需整台主機設備一併更換。

(硬體 RAID Card,通常應用企業級伺服器或機架式 NAS,因為需要較強的效能)
②軟體控制(Software Controller)
Software Controller 透過作業系統的內建功能來建立 RAID,而非使用專屬的 RAID Card,常見的作業系統:Windows、Linux、macOS,皆能支援 RAID,因為 Linux 被應用於 NAS(網路儲存裝置)來建立 RAID,與 Hardware Controller 相比,Software Controller 主要利用 CPU 進行 RAID 運算,雖然成本低也適合一般使用者,但在效能與穩定性上與 Hardware Controller 有一段差距,在進行大量讀寫運算時,影響效能並容易造成系統崩潰,可能會導致 RAID 發生資料遺失的風險。
- 特點1:建立容易且價格親民
因為不需額外安裝 RAID Card,可降低建立的成本,並且可以使用不同規格的硬碟來建立 RAID,NAS 與個人電腦大多採用 Linux 建立 RAID。
- 特點2:效能與穩定性
RAID 的資料讀寫增加,可能會影響電腦的整體效能,如果作業系統損壞或異常會導致 RAID 無法讀取和使用。

(NAS 可以透過 Linux 軟體建立 RAID,現在是普遍受許多使用者喜愛的儲存裝置)
RAID磁碟陣列的等級
RAID 有許多不同的等級,每一種 RAID 的效能、容錯性、儲存空間利用率皆不同,常見的等級:RAID0、RAID1、RAID5、RAID6,還有進階的 RAID10(RAID1+0)、RAID5E 等,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與效能,以下整理常見 RAID 等級的優缺點、應用環境,能更好選擇適合的 RAID。
磁碟陣列的等級 | RAID0 | RAID1 | RAID5 | RAID6 | RAID5E | RAID1+0 |
允許容錯硬碟 | 不容許 | 容許故障 1 顆 | 容許故障 1 顆 | 容許故障 2 顆 | 容許故障 1 顆 | 容許故障多顆(取決組合) |
需要硬碟數量 | 2 顆以上(含) | 2 顆 | 3 顆以上(含) | 4 顆以上(含) | 3 顆以上(含) | 至少 4 顆硬碟 |
儲存空間計算方式 | 各硬碟容量相加 | 單顆硬碟容量 | (硬碟數-1)*單顆容量 | (硬碟數-2)*單顆容量 | (硬碟數-1)*單顆容量 | 各硬碟容量相加,再取一半 |
常見需求及風險 | 追求高速和大容量,風險較高 | 資料冗餘和備份 | 企業使用、容忍一顆硬碟故障 | 對容錯性能要求較高的環境,例如大型伺服器 | 適用於大型儲存裝置,提供更高效的錯誤校驗 | 高效能和高容錯性能 |
RAID磁碟陣列的資料讀不到?
RAID 雖然擁有硬碟的容錯性,但「硬碟故障的數量超出容錯」時,RAID 資料就會無法讀取,因為許多使用者誤以為建立 RAID 就能忽略硬碟異常的問題,所以當 RAID 發出警告都不在意,讓硬碟的問題逐漸惡化,如果 RAID 當下還可以讀取到資料,第一時間建議備份重要的資料,其次是確認硬碟異常的數量,不建議貿然執行重建(Rebuild),因為擔心在重建過程中,其他正常的硬碟承受著更大負擔,如果 RAID 進入降級(Degraded)模式,表示磁碟陣列正處於最脆弱的狀態,需儘快備份與處理,可以參考這篇了解《硬碟故障的原因》。
①RAID的硬碟故障
RAID 磁碟陣列擁有硬碟的容錯性,如果硬碟故障的數量超出容錯範圍,就會導致這組 RAID 的資料無法讀取,很多使用者以為 RAID 能自動修復硬碟故障的全部問題,平時就忽略硬碟異常的警告通知,所以 RAID 的硬碟故障時,錯誤的操作方法可能導致損壞更嚴重,以下說明 RAID 發生異常的建議。
- 建議1:立即備份重要的資料
如果硬碟壞掉在容錯範圍內,例如:RAID5 的一顆發生故障,建議立即備份重要的資料再開始其他操作,因為直接更換硬碟重建 RAID,擔心其他硬碟跟著陸續故障,可以優先備份資料出來,再開始更換故障硬碟並執行重建(Rebuild),RAID 就能恢復繼續使用,可以參考我們撰寫這篇了解《硬碟壞掉的徵兆》。
- 建議2:不建議嘗試自行修復
如果硬碟已經超出容錯的範圍時,「請勿嘗試網路的方法」例如:強制重建(Rebuild)、降級(Degraded)等操作,可能會導致資料覆蓋或剩下的硬碟也受損,並且避免重複開機與重複插拔硬碟測試,以免導致硬碟受損更嚴重,如果 RAID 有重要的資料,建議委託專業的 RAID 資料救援公司,因為 RAID 故障需要謹慎處理,任何的錯誤操作都會造成 RAID 加重損壞。

(RAID 的硬碟故障時,需謹慎處理,不建議自行嘗試修復)
②RAID的作業系統異常
伺服器(Server)的作業系統通常與儲存資料(Data)的磁區分開,因為可以加快讀寫速度與增加系統穩定性,常見作法是安裝兩個硬碟建立 RAID1,但如果主機的作業系統出現異常時,就會導致這組 RAID 無法讀取,在進行硬碟更換或安裝作業系統時,需要謹慎操作,避免「造成 RAID Config 受損」,以下提供作業系統出現異常的專業建議。
- 建議1:檢查系統與RAID狀態
首先開機檢查 RAID 的狀態是否正常,需要避免進行不必要的系統變更,如果更換作業系統硬碟或重灌時,建議委託專業人員協助,因為不能影響到 RAID 的資料磁區,當主機的作業系統重灌後,可以檢查 RAID Card 安裝的驅動程式,以免無法辨識到資料磁區。
- 建議2:不要初始化或重建RAID
RAID 使用的作業系統發生異常時,不建議執行初始化或重建 RAID,這會覆蓋原本的 RAID 設定與資料,再來需要避免更換 RAID Card,以上這些錯誤操作都可能導致 RAID 受損更嚴重,如果 RAID 的資料無法讀取時,建議委託專業的 RAID 資料救援公司幫忙。

(RAID的作業系統可以重建、控制、管理這組 RAID 的軟硬體)
③RAID的主機異常
因為 RAID 主機是由各種硬體組成,例如:磁碟陣列卡(RAID Card)、電源供應器(Power)、記憶體(RAM)等,如果主機的硬體出現異常,就會導致 RAID 無法讀取資料與正常運作,所以不建議「自行更換硬體」,以免導致 RAID 資料損失,建議委託主機原廠或專業人員協助,以下提供 RAID 主機出現異常的建議。
- 建議1:定期檢查RAID的主機硬體
可以定期檢查 RAID 的主機狀態,以免資料讀寫異常,當主機的硬體出現異常時,需要立即處理,建議委託專業人員幫忙檢測和更換,以免因硬體故障導致 RAID 無法正常使用。
- 建議2:委託專業人員處理主機問題
可以自行檢查電源與連接線是否正常,避免更換 RAID 卡,因不同品牌或型號的 RAID 卡可能導致原有 RAID 設定遺失,如果主機問題排除後仍然無法讀取資料,建議委託專業的 RAID 資料救援公司。

(RAID 主機或其他硬體發生異常,建議第一時間委託主機原廠協助)
RAID磁碟陣列是資料備份嗎?
RAID 通常存放大量的重要資料,但需要有個正確觀念:「RAID 並不是資料備份」,雖然 RAID 擁有硬碟的容錯性,但硬碟故障超過性錯範圍時,RAID 仍然會無法讀取資料,因此 RAID 不能取代備份資料,建議建立異地備援的良好習慣,這樣即使 RAID 的重要資料出現異常,仍有備份可以快速恢復重要的資料,以下提供 RAID 使用正確的觀念,可以看我們撰寫這篇了解更多《資料備份的方法》。
- 觀念1:建立異地備援
一般具有規模的企業都會建立 Backup RAID Server,就是一組 RAID 會有其他組 RAID 當作備援機,除了原有硬碟容錯還有更高層級的容錯性,如果再建置一組 RAID 的成本過高,其實可以透過外接式硬碟或雲端空間進行備份,這都是 RAID 故障避免資料損失的方法,因為只要有資料的異地備援,就可以隨時恢復重要的資料。
- 觀念2:儲存空間分類管理
建立平時 RAID 的資料可以分類資料夾,例如:「各部門或使用者負責不同的資料」並自行備份,這樣使用者就可以定期追蹤備份的狀況,因為 RAID 是提高系統穩定與資料存取效率,並不能完全避免資料遺失的發生,因此需搭配備份資料的良好習慣,像是:異地備援、NAS 備份、雲端備份,才能真正保護資料的完整性。

(RAID 不是資料備份的方式,需建立異地備援的習慣)
▼RAID資料救援的服務流程
RAID 磁碟陣列無法開機嗎?RAID 資料突然讀不到嗎?有重要的資料無法讀取但從未備份,睿卡科技具備專業設備與工程師團隊,擁有 RAID 資料救援的豐富經驗,我們提供詳細的《RAID資料救援流程》和《資料救援費用》,專業人員能協助並迅速讓 RAID 資料恢復,並提供專業的支援諮詢。
⒈送件與檢測RAID硬碟
睿卡科技提供現場送件與《免運費快遞到府取件》的服務,專業的工程師團隊收到 RAID 主機與硬碟後,預計檢測時間約 1-2 天,後續由專業工程師親自說明 RAID 硬碟受損情況與 RAID 資料救援費用。
⒉RAID資料救援報價與救援機會
專業的工程師檢測 RAID 硬碟完成時,說明 RAID 受損狀況和救援機會:
- RAID資料救援的報價費用
- 預估所需的工作時間
- 同意報價後我們立即執行救援作業
⒊RAID資料救援作業
專業工程師團隊定期回報 RAID 資料救援的進度,並於硬碟救援完成後立即通知效果與資料量,如果我們沒有救出指定資料則不會收取救援費,給予客戶最大的保障,不會讓客戶有白花錢的風險。
⒋驗收RAID救出的資料
專業工程師救援完成後,客服人員與客戶約定時間驗收檔案,交由客戶親自確認檔案是否正常與救出重要的資料,最後確認無問題才會收取救援費並交付資料。
其他相關訊息About Article
-
2025.03.03
NAS是什麼?專家說明網路儲存裝置的功能和優點
-
2025.02.19
NAS勒索病毒救援成功案例:專家提供預防措施與救援服務
-
2024.11.11
SHR是什麼?專家說明這項創新的磁碟陣列
-
2024.10.18
NAS故障原因大公開:資料救回的專業方法